摘 要: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抑郁气郁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HT、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统计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40%(3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7%(26/43)(P<0.05),两组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期间,两组HAMD评分、SDS评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抑郁气郁证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加5-HT含量,改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
抑郁症 柴胡疏肝汤 5-羟色胺 白介素-6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障碍性疾病,常规抗抑郁症药物,如盐酸多塞平,因病情治疗特点,需长期坚持服药,但副作用大,停药后病情易再次发作。中医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毒副作用小,无明显药物依赖性,复发率低,易接受。中医认为气郁证抑郁多由七情所伤诱发,情志抑郁不舒引起络气郁滞,络气郁滞主要指肝主疏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肝脾气失调,气机不顺,柴胡疏肝汤为中医治疗情志异常的传统方剂,具有疏肝调养气郁体质的功能[1]。本研究旨在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气郁证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气郁证抑郁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9.16±10.13)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4.02±2.33)年。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8.45±10.61)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4.32±2.29)年。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2]和《中医内科学》[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腻,脉弦。纳入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未服用任何抗抑郁药物,中医证型符合气郁证,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对本次研究中使用药物或其成分过敏,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塞平片(苏州弘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489,25 mg/片)口服治疗,25 mg/次,2次/d,根据病情增加药量至5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汤治疗,药方组成:柴胡15 g,芍药、川芎、枳壳、香附、陈皮各10 g,炙甘草5 g。加减:痰阻加半夏、瓜蒌化痰降浊。血瘀加红花、丹参、当归活血化瘀;胁肋胀满疼痛较重加佛手、郁金疏肝理气等。于500 mL清水中煎至约250 mL汤药,分早晚2次温服,1剂/d。两组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集两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5-HT、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抑郁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进行评估,HAMD有17个项目,0~68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SDS主要有20项测评内容,20~80分,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注: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74%,有效:减分率25%~49%,无效:减分率<25%,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8周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40%高于对照组的60.47%(P<0.05)。
2.2 血清指标对比
两组血清5-HT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抑郁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8周期间,两组HAMD评分与SDS评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伴有主动性下降等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气郁证抑郁症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价格昂贵、副作用大、复发率高难以被接受。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归属“郁证”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七情过极导致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肝气郁结,《黄帝内经》中记载气郁为郁证之根本,治疗气郁证抑郁应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
柴胡疏肝汤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芍药、川芎等7种药材组成,柴胡为君药,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香附、川芎具有活血理气调达肝气的作用,共为臣药,可增强柴胡药效;芍药酸苦微寒,柔肝缓急,枳壳理气畅中,陈皮健脾柔肝、理气,三者共为佐药,行柔肝理气之功效;炙甘草可调和诸药药性,共奏疏肝理气、安神解郁之功效。
多项研究表明[6,7],气郁证抑郁症患者多伴有血清5-HT水平下降,增加血清5-HT水平可明显起到抗抑郁效果。潘中瑛等[8]研究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证抑郁症,结果显示血清5-HT水平明显较治疗前升高,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9],柴胡、芍药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芍药苷、芍药内脂苷均可显著增加血清5-HT含量。研究发现[10],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干预血清5-HT的代谢,进而影响机体精神意识活动,导致抑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气郁证抑郁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清5-HT含量,进而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疗效,与刘超[11]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气郁证抑郁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加5-HT含量,进而改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陈宇霞,黄世敬,等.柴胡及柴胡类复方的抗抑郁研究现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9):985-98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5-146.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92-400.
[4]李文波,许明智,贾福军,等.汉密顿抑郁量表6项版本的临床应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2):119-120.
[5]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6]张晓敏,笱玉兰.柴胡疏肝汤辅助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183-3185.
[7]李永超,彭亮,王高华,等.炎性因子、皮质醇、5-羟色胺与抑郁严重程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6-9.
[8]潘中瑛,赵婧,陈静珊.柴胡疏肝散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清5-H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8,35(1):54-57.
[9]张喆,赵静洁,王永志,等.柴胡疏肝散药理机制的研究进展[C].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340.
[10]张清清,王章元,欧阳华,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对认知功能及TNF-α、IL-6、IL-10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6):1001-1003.
[11]刘超.柴胡舒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5-HT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7):873-874.